「美国移民」想留美国工作?出了新政策!中签率涨了,这几条路普通人也能走!
2025-09-25 免费评估 立即咨询 229

好消息!留美找工作,

不用再纯靠 “赌运气” 了!


之前想在美國工作的人,都怕一个事儿 ——“抽签抽不上”。就说 2024 年吧,有印度公司为了让员工留下,给同一个人报了几百次名,结果把大家的中签率压到只剩 14.6%,好多人明明找到工作,就因为没抽中签,只能打包回国。

2.webp.png

但 2025 年不一样了!新政策直接规定 “一个人只能抽一次”,不管你手里拿了多少家公司的录用通知,全年就一次机会。这样一来,没人能靠 “刷次数” 占便宜了。

移民局说了,2025 年中签率大概能回到 20%,尤其是学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这些专业的同学,本来找工作就对口,现在公平多了。

还有个贴心改动:以前学生签证(F-1)的人抽中工作签证(H-1B),必须在 10 月 1 日前把所有手续办完,不然就得走;现在能延长到第二年 4 月 1 日,多出来的 6 个月,就算材料要补、审批慢了,也不用慌慌张张怕被赶走。



学这些专业的人,留美能绕开 “抽签”!3 条路直接走


如果是学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数学的

(简称 STEM),别死盯着抽签,

这几条 “近路” 亲测有用:


01

 毕业先拿 “工作许可”,


能续到 3 年,足够攒身份

普通专业毕业,只能拿到 12 个月的 “工作许可”(OPT),但 STEM 专业能多续 24 个月,加起来整整 3 年。


别觉得 3 年短,有人就靠这 3 年搞定了 “美国身份”(绿卡)。


比如有个学生学的生物统计,硕士毕业後,发表了 2 篇专业论文,还拿了个行业小奖,18 个月就通过一个叫 “国家利益豁免”(NIW)的渠道拿到了身份,全程没靠公司帮忙,自己就能办。


02

 去这些地方上班,

不用抽签直接拿工作签


新政策把 “不用抽签就能拿 H-1B” 的范围扩大了!以前得是学校、政府机构的正式员工才行,现在只要你一半以上工作时间在帮着做科研项目。


就算是在实验室里帮忙整理数据、打杂的助理研究员,也能申请。想搞科研的人,这下不用愁签证了。


03

自己开公司当老板,

也能拿签证


要是你有点创业想法,这条更方便:只要你在公司里持股超过 50%,就能给自己申请工作签(H-1B),第一次能拿 18 个月,符合条件还能续到 6 年


有个学 AI 的学生就这么干的,开了家小公司,先拿签证保住工作,後来又用公司赚的钱搞 “投资移民”(EB-5),等于给身份上了 “双保险”,不怕中间出岔子。


不同阶段该怎么规划?


不管你是刚入学还是快毕业,这几套方案直接照搬:


短期(1-2 年):稳扎稳打保工作


  • 毕业前 90 天就申请 OPT,千万别等毕业后 60 天的截止期,真的会慌不择路;
  • 每年 3 月准时参与 H-1B 电子注册,4 月等抽签结果;
  • 抽中后立刻和雇主确认赞助细节,别等身份快到期了才发现雇主不配合。


中期(3-5 年):摆脱雇主搞绿卡


要是不想被公司 “卡脖子”,试试 NIW,

满足 3 项条件就能申:

✅ 有论文、项目经历或奖项;

✅ 持行业执照或资格证;

✅ 薪资比同行高,或者当过行业评委。

某电子工程博士就靠 3 篇顶会论文 + 1 个专利,12 个月就获批了,全程自己说了算。


长期(5 年以上):全家拿身份的终极方案


要是预算充足,EB-5 投资移民是捷径。现在乡村、高失业率地区的项目没排期,能同时提交投资申请和身份调整,提前拿 “Combo 卡”(能工作 + 能回国),实现 “工作、移民两不误”。但切记选合规项目,别被坑了本金。


最后提醒:这些坑千万别踩!


01

别找 “空壳公司” 挂靠保身份:

有人为了保住 OPT,找那种没实际业务的公司挂名,一旦被查到,身份直接失效,还可能被禁止再去美国;


02

跨专业找工作要 

“证明自己能做”:

比如学文科的想做软件工程师,得拿出以前学过的相关课程作业、实习时写的代码,不然签证会被拒,说你 “没能力做这份工作”;


03

定期查自己的 “SEVIS 记录”:

这是美国政府记录国际学生信息的系统,之前有个博士生,就因为 3 年前没交停车罚单,系统里有记录,身份直接没了,特别冤枉。


2025 年这波政策确实是红利,但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。


本科就开始攒实习、搞科研,多盯学校国际办公室的通知,实在拿不准就找个有资质的专业机构。

发布人:澳德华 (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!)
咨询